7月15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项目签约仪式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苑110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共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委员会书记、原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晞建,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海燕,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长陈增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常务副主任谢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蔡军、医务部主任谢帆,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旭东、副院长诸秉根、科教科科长陈发展,我校副书记、副校长唐红梅,教务处、学生处、体育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人、专兼职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各学院心理辅导员出席仪式。仪式由学生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吕晓丽主持。
首先,唐红梅致辞,她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大家在长期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学校整体办学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唐书记认为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更重要的还要做好“心理按摩”,心理按摩工作做好后才能够确保学校的平安和稳定。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王枫进行了“四位一体深化心理育人,多方协作护航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汇报主要围绕指导思想、组织架构、内涵建设和工作保障四大板块展开,对心理中心的体制机制建设、课程教学体系、咨询服务干预、队伍专业化建设以及家校社医协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接下来,教务处处长王莉宣读了上海健康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唐红梅为教指委委员颁发聘书。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
唐红梅分别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谢斌书记、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赵旭东院长共同签署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工作合作协议书,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转介、心理咨询活动、教学科研,建立诊疗“绿色通道”等方面展开合作,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赵旭东讲话中谈到,今天的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医教结合”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自从2018年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合作至今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尤其是这次会议进一步突出了心理教学的功能,接下来可以在这方面进一步拓展。此外,随着临港新片区1300张床位的建设契机,临床服务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大。
谢斌肯定了上海健康医学院整体对心理健康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并指出中心具备以下三个特色: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包括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和教学成果的产出等,较为完善;二是心理咨询专业服务体系,包括对全校学生的心理测评、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的建设很完备。三是不断探索并完善“医教结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工作理念和模式,并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地。最后他提出一点建议,希望我们学校能够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社会对这一块的需求很大,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而言,如果能够在上海探索把这一块弥补上去,将是非常大的创新。
最后,唐红梅进行总结讲话。她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对中国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的一段话进一步诠释了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我校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上海健康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和初衷。她认为,从宏观层面讲,这是一个政治站位和一个时代的呼唤;从中观层面讲,这是教育综合改革和国家健康行动计划的一个使命和任务;从微观层面讲,这是和学校的办学和整体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同时还对教指委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每位委员能够引领心理中心的专兼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走出去,往更高层面发展,提升该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能够使教学和科研同步;二是充分融合各方面资源,实现跨界融合;三是充分探索我们在医教联合体特色方面的发展,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来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上海健康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紧接着召开。在交流过程中,来自上海教育界和医学界的心理名师及专家们纷纷肯定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出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职责,同时做好心理教师的自我发展,打造出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学会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及时代的视角综合考虑,家校和社会协同合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心理中心教指委”和“医教结合”的双平台上,融合跨界资源,联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专业培训、学历提升和临床服务,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诸方面联合共创,相互支持,共谋发展,特别是在顺应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精神医疗方面不断创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模式、新理念和新特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